In the summer of 2020, TikTok set aside $200 million to pay U.S. creators in what it called a “creator fund.” This wasn’t a common practice at the time. The more seasoned platform YouTube paid creators by distributing funds through its partner program, established in 2007, which enables revenue sharing on the advertisements that play … Continue reading Maybe creator funds are bad
Bytedance
The NFL joins TikTok in multi-year partnership
The NFL and social video app TikTok today announced a multi-year partnership to bring NFL content to worldwide fans, just ahead of the NFL’s 100th season kickoff on September 5. The partnership includes the launch of an official NFL account on the video platform, as well as a series of NFL-themed hashtag challenges and other … Continue reading The NFL joins TikTok in multi-year partnership
ByteDance launches a new search portal that returns a mix of results from the Web and its own platforms
ByteDance has taken another step into search with the launch of a new search portal today. Called Toutiao Search, the portal is part of the website for Toutiao, the news aggregator owned by ByteDance, and currently optimized only for mobile. Though it is part of Toutiao’s website, the portal is separate from Toutiao’s own search … Continue reading ByteDance launches a new search portal that returns a mix of results from the Web and its own platforms
ByteDance, TikTok’s parent company, plans to launch a free music streaming app
Does the overcrowded and cut-throat music streaming business have room for an additional player?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startup certainly thinks so. Chinese conglomerate ByteDance, valued at over $75 billion, is working on a music streaming service, two sources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old TechCrunch. The company, which operates popular app TikTok, has held discussions … Continue reading ByteDance, TikTok’s parent company, plans to launch a free music streaming app
China’s obsession with short videos has its internet giants worried
Take a subway ride in China and expect to see a lot of commuters’ eyes glued to TikTok videos on their phones. Video clips like TikTok’s are now consuming nearly nine percent of Chinese people’s time online, a 5.2 percent jump from 2017, according to app analytics firm QuestMobile. Apps such as TikTok — which … Continue reading China’s obsession with short videos has its internet giants worried
The story about the founder of Bytedance
张一鸣,男,1983年出生于福建龙岩,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该公司推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今日头条”和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抖音、悟空问答等产品 张一鸣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历任酷讯技术委员会主席、九九房创始人兼CEO。2012年,张一鸣创办字节跳动。 2013年,他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求学成长 1983年,他出生在福建龙岩的一个事业单位家庭,父亲在去东莞开办电子产品加工厂之前是市科委的工作人员,母亲是护士。与事业单位大院里其他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不同,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很早就给了张一鸣宽松环境,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张一鸣的童年,父母彼此聊的话题多是双方的朋友在国外搞了某项技术,做出了某个产品。现在很难去判断,在1980年代,这个小家庭里萌发的创新风潮是否影响了张一鸣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父母的宽松与这个家庭对商业的早早触碰让他在很小就接触到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某种联系。 在所有人眼里,极客的童年应该是早早立下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张一鸣再次颠覆了大家对极客的想象。他说:“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做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能做出个芯片,芯片是一件很具体的事物,或者能够制药,有所突破。所谓科学家的梦想是在小学阶段的想法,早就消逝了。” 中学阶段,化学成绩一直很好的他对化学实验课提不起劲,上实验课时,支酒精锅、倒试管的这些繁琐程序让他感觉到既琐碎又危险。 现在无人能够说清,当年厌恶操弄酒精灯、化学药品坩埚的张一鸣是从何时起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第一次规划,但他开始模糊地感知到,自己喜欢的是有体验感和参与感,并能够迅速见效的事物。他说:“你的行为,你的输出,都要快点看到变化。而计算机是最快的。”大学时,他报考了微电子专业,随后又转专业到软件工程。 这种不甘于做常规、重复事情的性格也在他日后的创业中一再显现。大学毕业后的他曾经短暂进入微软,后因感觉大公司没有清晰强烈的目标,每天都在做一些离用户很远的基础开发,所以,他迅速选择离开。 大学毕业后,张一鸣曾经详细地分析过网络信息传播的各个部分和角度,他发现,信息的组织与分发有最大空间。 张一鸣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一位师兄在BBS上看了他的背景资料,找他一起创业。当时这位师兄只在电话中简单地告诉张一鸣,他即将开发一款挺有需求的产品,市面上的产品都做得不好,但只要按照他的思路就能做出很好、很有用的产品。 张一鸣说:“这种对话就比较容易吸引我。不必要说上市、赚钱这些事情。先打电话再面对面吃饭。”那场对话两周后,张一鸣就决定加入。这种谈话方式至今仍在影响他招聘手下工程师的方法,张一鸣说,工作多数时间,他除了驯服算法,都在面试招聘员工。他与员工的对话也简单、纯粹,更多时候,他们会在咖啡厅聊产品理念和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张一鸣在设计今日头条这套算法前加盟过四家公司,他的职业履历多数与技术有关。 连续创业 2014年30岁的张一鸣,就是字节跳动(bytedance)的创始人,从牛仔裤上的油渍上你很容易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男。从高中时代起他就酷爱计算机,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先后就读于微电子和软件工程专业。他在大四时编写的电路板自动化加工软件PCBS曾获得过“挑战杯”二等奖。 虽然从外表来看有些“技术宅”,但其内在是个很有冲劲的人。他说:“最初在酷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时因为年轻,可以没日没夜的工作,通宵达旦的情况也时常有。如果下班回家早,一般也是看书,学习到晚上一两点。那段时间让人感觉很充实,那两年经常没日没夜的学习”。 就是这位极具冒险精神的“技术宅”,迄今为止,他已经直接参与了五家公司的创业,其中有两家是自己创立的,还有一家是合伙人。 开发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 2003年之后,经历了寒冬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复苏。搜狐、新浪、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利润额持续增长,在纳斯达克股市上的表现优异;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人民币推出了个人交易网站淘宝网,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做即时聊天起家的腾讯和以搜索业务为本的百度也正式挂牌上市。 张一鸣嗅到了互联网行业大发展的气息。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组成3人团队,开发一款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但产品的市场定位失误导致了创业失利,当时协同办公在中国根本还没有发展起来。 这次创业经历让张一鸣意识到,在互联网创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参与创建旅游搜索网站酷讯 在一次短暂而失败的创业后,2006年2月张一鸣进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作为酷讯的第一个工程师,他全面负责酷讯的搜索研发,一年后成为技术高级经理,手下管理着40多人,最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成为管理者之后,技术出身的张一鸣很想学习大公司的管理方法,于是在2008年离开酷讯去了微软。 在酷讯工作时,有件事让张一鸣感受强烈。他想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但那时候去火车站买票很难,网上也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二手票。酷讯当时已有的搜索是需要用户主动输入信息去搜,实时查询二手票信息。 于是,张一鸣在午饭时段花了一个小时写出一个小程序,把他自己的需求用程序固化、存储下来,让网站机器定时自动帮他搜索,一旦有了搜索结果就短信通知他。在写完这个程序不到半小时,张一鸣就收到了短信提示,然后买到了票。不用买黄牛票,也不用在电脑前一直待着,这个小程序对他的价值非常大。 此后,张一鸣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现信息。 独立创办房产信息网站九九房 当饭否被关闭之后,海纳亚洲找上门来,希望出资由张一鸣创立一家房产信息网站。2009年10月,张一鸣开始了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在九九房,张一鸣开始涉足移动开发,6个月间推出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150万用户,是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 “我这时候对移动市场有了认识,感觉个性化信息推荐在手机上的需求更大。”张一鸣在2011年底辞去了九九房的CEO职位,在2012年年初开始筹备“今日头条”。 创办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到5.64亿人,而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快速增长至74.5%,达到了4.2亿人的手机网民规模。 张一鸣也察觉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前提下帮用户发现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机会和意义都变得非常大”。为此,他辞去了九九房CEO的职务,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创业。他成立的这家公司有个很有趣的名字——字节跳动(bytedance),顾名思义,公司产品和数据相关。bytedance开发出名为“今日头条”的手机应用,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新闻客户端。除了“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旗下还有“内涵段子”、“搞笑囧途”、“内涵漫画”、“好看图片”、“今晚必看视频”等12款应用。总体表现不俗,其中的“内涵段子”在娱乐类排名一度超过唱吧。 在张一鸣看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使人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面对信息超载,人们常常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获取方式将不再是传统媒体采用的人工编辑模式,而是更加智能和个性的自动化推荐,推荐引擎便开始展现技术优势,发挥威力了。“越是在移动互联网上,越是需要个性化的个人信息门户。我们就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张一鸣说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系统首先会采集海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出每时每刻最热门最值得用户关注的资讯;其次,推荐引擎会根据用户以前获取信息的情况,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两者结合,就能智能地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有人将此形象地比喻为一千个人眼前会有一千个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2012年7月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6月3日确认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此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截至2015年4月,今日头条已经在为2.4亿的忠诚用户服务,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没有编辑团队,不对内容进行人工干预,全靠算法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机器推荐;也不进行内容的生产加工,只做内容分发渠道。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就在于机器分发,基于大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它不仅是一个新闻客户端,还是信息分发平台,是一家具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现在的团队有300多人,其中有50%负责技术和后台运营。他们90%都有过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有一半是张一鸣曾经的同事。 2012年7月,今日头条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 2014年6月3日,今日头条完成C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 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 工作理念 人才观:面对人才挑战,控制人力成本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的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回报;第二是成长;第三,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干起事来觉得有趣。除了有趣和成长之外,核心就是有效的激励策略,也就是回报: 1、要提供最好的ROI(投资回报率)。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当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但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2、回报要保持足够高的天花板,任何时候能吸引创造超级价值的顶级人才加入奋斗。 这一点的重点是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机会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人才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非常高,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3、公平理性地按照岗位级别评定和绩效评估确定薪酬。 头条做过统计,发现薪酬和表现相比,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溢价,熟人溢价、新人溢价、资历溢价等等。所以头条内部,按岗位级别定月薪,岗位级别代表他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稳定产出,我们不让业务主管定薪酬,业务主管只定岗位。HR会根据岗位级别综合当前这个阶段的供求关系、竞争激烈程度给出offer。 … Continue reading The story about the founder of Bytedance